解禁二手車限遷期限已過部分地方仍未執
發布時間:2017-06-19 發布人:江蘇網絡電視臺雖然商務部、公安部、環保部三部委聯合發函督促各地解禁二手車限遷政策,但現在看來部分地方仍沒有執行到位,對政策解讀存在“認死理”的情況。

今年3月16日,由上述三部門聯合下發給各地的“關于請提供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落實情況”的函(以下簡稱落實情況函),明確要求各地區(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除外)在4月14日前,將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落實情況和《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情況表》分別上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雖然如今離4月14日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截至5月中旬,盡管有關部門三令五申發文要求各地取消二手車限遷,但部分省、市的限遷政策似乎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完全放開。根據汽車流通協會的資料,截至目前,有11個省已上報落實情況,不到要求取消二手車限遷地區數量的一半。
一季度二手車市場開始回暖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只有少數地區取消了限遷,但二手車市場回暖趨勢已顯現。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二手車累積交易279.12萬輛,同比增長22.17%;交易額為1824.95億元,同比增長39.79%。二手車整體價格也明顯回升,就3月而言,北京市二手乘用車交易均價為12.8萬元,比2月增加近1.5萬元;全國二手乘用車均價9.33萬元,較上月增加0.24萬元。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二手車市場要完全“破冰”,還需限遷政策全面打破。
對此,羅磊表示,“現在,還有大部分城市并沒有執行解除限遷,這種情況應及早打破,徹底打開地區限制才能使二手車市場真正迎來春天。”
解除限遷仍存在多重博弈

據記者了解,各地在推進二手車限遷解禁上,仍存在一定難度。
以某省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某省商務廳市場建設處了解到,該省解禁二手車限遷的政策文件進入會簽階段,會簽文件內容涉及對老舊車型放寬政策的補充,商務廳和公安廳正在等環保廳的會簽反饋。
但上述省份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據我所知,文件已簽訂完畢。此次關于解禁二手車限遷的相關文件會簽后,最終審核發布應該是商務廳負責。環保廳是標準制定部門,對國家的政策標準一定執行。”
有接近二手車限遷解禁政策制定的知情人士表示,“雖然會簽文件由三個部門聯合簽發,但還是不能繞過省內的各地市級政府,如果地方政府提出不同意見,恐怕文件落地仍存在難度。”
事實上,部分地方拒不執行解禁二手車限遷政策,是對“允許實施限遷”車輛的標準理解上,與三部委的要求有較大差異。
地方對車輛標準理解差異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解除二手車限遷的最高層級文件是去年3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八條),其中允許限制遷入車輛有兩類,一類是國家鼓勵淘汰的車輛;另一類是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各地在落實“國八條”的文件中均明確,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車輛是指老舊車和黃標車。根據環保部等六部委此前的通知,黃標車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國一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原則上“老舊車”是指未達到國四排放標準的車輛。
但后期出臺的文件,已經明確了對“老舊車”不限制遷入。去年底,環保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出《關于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設定其他限制措施(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和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除外)。”“除外”條款只包括“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與“國八條”相比,少了“國家鼓勵淘汰的車輛”。上述落實情況函則進一步明確了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除外”條款,只包括“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和地域限制,“國家鼓勵淘汰的車輛”,也就是“老舊車”不在限遷的范圍內。

多數地方城市對此種“標準”變化理解不一,按照“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時執行上位法”的原則,很多地方執行了“國八條”的標準,對達不到國四排放標準的“老舊車”禁止遷入。
對此,有行政法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級行政機關要改變上級行政機關的政策或法律時,特別是涉及到重大事項的變更時,最穩妥的辦法不是直接進行改變,而是報請上一級機關來定奪。如按“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時執行上位法”執行,下級機關的‘政策改變’就容易引起質疑。而各地方政府的做法也涉嫌違反國務院303號令(《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以及反壟斷法。”

該行政法專家進一步指出,國家相關部委應對“允許限制遷入車輛類型”進行統一的規定,或對“例外規定”是否包含老舊車進行明確,從源頭上進行確認。